7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重大事故灾难次生衍生与多灾种耦合致灾机理与规律”项目中期总结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邱爱慈院士(项目咨询专家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李爱民研究员(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以及华北电力大学刘连光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舒立福研究员、西安科技大学邓军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周福宝教授等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等13家项目参与单位的项目研究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共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488-365.com梁得亮副院长代表承办单位介绍了与会代表,对项目专家及项目组成员表示欢迎。
项目负责人刘乃安研究员从项目总体任务与目标、预期重大成果、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组织管理与实施机制、经费拨付执行等方面汇报了项目中期总体进展情况。刘乃安、蒋军成、谢彦召、陈海翔、潘李伟(代吴剑旗)、纪杰等6位课题负责人分别从中期指标完成情况、已取得的突出进展、经费管理及执行情况等方面汇报了课题中期研究进展。项目咨询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执行两年以来取得的成果,并就项目考核指标论证、技术集成创新、课题之间协同攻关、经费执行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范维澄院士从重点专项的总体布局方面建议项目在后两年研究中,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努力实现基础研究成果向重大事故灾难的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技术转化,为我国重大事故灾难的有效防控做出贡献。
“重大事故灾难次生衍生与多灾种耦合致灾机理与规律”是“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共性基础科学问题”方向设立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面向重大事故灾难防控的重大需求,旨在认识事故灾难各种要素的相互制约机制、多灾种耦合机制和灾害链复杂演变机制,进而对灾害次生衍生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与防控。项目总体着眼于易发生重大事故灾难的城市-森林区域、电力和油气基础设施等承灾载体,研究灾害多物理场耦合与灾害链模式体系,以及灾害次生衍生的临界条件与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从重大危险源、大规模人群和事故灾难,即“物、人、灾”三方面研究风险防控技术。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揭示大尺度火灾、油气泄漏、爆炸、地磁暴灾害等灾害相互耦合和次生衍生机理,并发展相应的模拟分析技术,实现由单一灾害的研究向灾害链复杂演变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转变,为重大事故灾难风险防控提供基础理论、方法、模型、分析软件和风险预测评估系统。经过两年的研究攻关,该项目已在大尺度火灾、爆炸、油气泄漏、地磁暴灾害的次生衍生与多灾种耦合致灾理论,以及重大事故灾难风险动态预测评估系统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本次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我校牵头并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石油管道公司、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课题三“地磁暴对油气管网和电网的致灾机理和规律”。